音樂流簡介
音樂流成立於2023年,是現時香港唯一專門提供音樂治療服務的非牟利機構。我們致力發展、推廣及宣揚音樂治療、持續提高其在社會的認受性、推動音樂治療普及於社區、讓所有人享有以音樂治療身心的機會、提升及保持全民精神健康。

提高音樂治療的認受性

提供普及的治療服務

支援心理和情緒健康

與我們一同用音樂改變生命
您的支持讓一切成真。立即捐款,與我們共創美好樂章!
為什麼音樂如此重要?

與生俱來的律動
心的跳動、呼吸起落、說話語調、走路步速均有自然和譜的韻律,這些有序而互相協調的規律,為人類連繫音樂構成良好基礎。
當聆聽音樂或參與音樂活動時,大腦啟動腦內的認知功能、同時帶動跟語言和聲音相關的聽覺區、跟身體動作相關的運動區、讓我們自然而然跟著音樂節奏產生反應、如幼兒聽到音樂亦能手舞足蹈。
由此可見,人類擁有音樂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天賦。

音樂與大腦的連結
音樂觸發大腦的情感區域、牽動與引領我們進入不同的情緒、讓情感得到宣洩的出口、有助緩解焦慮、及穩定情緒;音樂勾起我們的回憶,成為記錄成長與人生不同階段經歷的印記。音樂與人類關係密不可分。

音樂的情感力量
音樂驅使我們覺察真實情感,藉著音樂的流動,緩緩開啟心房關閉了的門、抒發情感、減低情緒的壓抑並提高自我修復創傷的能力、可見音樂具有療癒的力量,而要深入與徹底改善情緒與身心狀況,音樂治療成為一種可信賴、有力及具療效的專業治療方式。

音樂療癒之道
註冊音樂治療師以獲臨床認證的音樂介入手法,同時結合心理學與輔導技巧,有系統與目標性建立與服務使用者的關係、提供安全與互信的空間。
在治療過程中協助他們改善情緒、提升心理、生理質素、社交、認知、行為與決策等能力。

聲音的治癒力量
眾多研究亦證實音樂能加強及重塑大腦的神經網絡,協助因疾病(如中風或腦部受損)引致語言和表達困難的服務使用者改善和提升言語能力、專注力、記憶力以致肢體運用能力,速進身心復元。

音樂的跨越與連結
音樂屬於每一個人,其無形與無窮的強大力量,因應我們的需要衍生不同的效益與好處,陪伴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與歷程,都能在音樂的氛圍下,得到快樂與獲得繼續前進的力量與勇氣。

總幹事
鍾敬文先生

相信音樂的力量,讓我萌生以音樂助人的想法,繼而立志成為音樂治療師。負笈澳洲考取註冊音樂治療師資格後,於2013年回到香港,開展推動音樂治療的工作至今。
一直希望可用音樂做更多的事。
成立非牟利團體音樂流(Music Flow),就是源於渴望更多人受助於音樂,讓音樂治療推廣至更普及層面的初心。每個人心中住着一個音樂孩童(music child) ,與生俱來具有音感,在參與治療過程中對音樂產生的反應及共鳴、情感的抒發、能喚起其自我實現的潛力與創造力、加強身心的復原。
生命價值的珍貴無庸置疑,所有人值得被尊重、關懷與愛惜。我們積極開拓與整合資源、推動不同類型項目、讓更多人認識音樂治療,同時主動為弱勢社群、晚期病患提供服務、以音樂傳遞愛與關懷、緩解他們的哀傷與傷痛、不讓他們因弱勢而無力發聲,陷於無助與受忽略的境地。
音樂流亦是一個匯聚音樂治療師、音樂人、不同專職治療師、病人組織、音樂系及音樂治療系學生、有意參與音樂服務的義務工作者的跨專業、跨界別協作平台。我們積極凝聚及集結各方所長,攜手引領音樂以多角度、豐富、創新方式推展至社區、實現社會共樂、共享、共融的願境。
隨着時代進步,醫療發展模式邁向多元,音樂治療作為一種具有臨床研究支持,且不具副作用的治療模式,能在藥物以外為服務使用者提供結合身心需要的治療。
音樂屬於每一個人,讓音樂成為療癒身心的良藥。
董事會成員及顧問

董事會成員
鍾敬文先生
- 音樂流(Music Flow)總幹事
- 社會企業–國際音樂治療中心創辦人及總監
- 社會企業–你說我在創科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 註冊音樂治療師(澳洲)
- 澳洲墨爾本大學音樂治療學系臨床督導
- 香港音樂治療協會主席 (2016-2020)
-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榮譽顧問

董事會成員
李慧詩博士SBS, MH
- 音樂流(Music Flow)創辦人
- 香港前單車運動員
- 香港傑出運動員
-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8)
- 香港樹仁大學榮譽社會科學博士
- 香港教育大學榮譽院士

董事會成員
劉麗君女士
- 音樂流(Music Flow)董事會成員
- CFPCM認可財務策劃師

董事會成員
謝馨女士
- 音樂流(Music Flow)董事會成員
- 擁有心理學及人力資源管理與培訓雙碩士學位
- 於金融科技、消費品及諮詢行業累積逾十年領導經驗, 專精於人才發展體系建構、戰略人才規劃及組織能力提升
- 致力於透過音樂和正向心理為社會帶來實質和意義深遠的變革

服務項目顧問
張靜雲女士
- 活動策劃塈設計師
- 多年從事人力資源管理
- 2014 年開設個人公司,業務以禮品設計及企業員工活動策劃為主。當時曾承諾,將工作上部份收入作慈善用途,讓生命留下意義,願望一步一腳印!
- 現階段專注於晚晴病人心寧照顧及情緒紓緩關顧。 使命是讓更多病人及其照顧者,能夠受惠於音樂治療服務,得以身、心、靈支援!
- 自 2023 年起,被邀請擔任音樂流(Music Flow)服務專案顧問。
音樂治療師團隊

何岸濃 Angela HO
資深音樂治療師
查看更多
Angela在中學時期開始研習音樂專科,亦對心理學產生興趣,在偶然機會下聽到一位音樂治療師的分享,斷定成為音樂治療師的志向。
2014 年從澳洲畢業返港執業至今,對這份工作仍然充滿熱情。音樂治療對她而言是信任及陪伴,以音樂為溝通橋樑、透過聆聽與陪伴,在過程中與服務使用者建立互信,從而引導及鼓勵他們找回內在的潛能和力量、促進身心復原、達到治療目標。
過去多年曾與不同非政府機構及社會企業合作,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音樂治療服務,其中在院舍服務多年的經驗,讓Angela認識如何將服務從個人、群體,以至院舍層面推展及深化、持續提升院友的生活質素、陪伴他們走人生不同的階段、安詳並有尊嚴地生活。這是一項非常具有意義及使命感的工作。
Angela深信音樂治療是輔助醫療(尤其復康科)不可或缺一環,將持續研習音樂對人類大腦的影響、了解更多音樂對重塑大腦神經連結領域的知識、改善及提升腦神經損傷患者的治療與復康成效。
Angela 與音樂流 (Music Flow) 團隊一起繼續實踐音樂治療的理想、探索與各種治療方式融合的可能性、為服務使用者尋求更全面的治療方案,促進他們和照顧者的身心健康。
- 註冊音樂治療師(澳洲)
- 腦神經音樂治療師
- 澳洲墨爾本大學音樂治療碩士
- 澳洲墨爾本大學音樂學士
相關資歷:
- 寧養音樂治療證書
- 新生兒深切治療病房音樂治療證書
- 瑞典Bunne Music Method 認證一級督導

何珞敏 Jasmine HO
查看更多
Jasmine在工作中很常用到夏威夷小結他 (ukulele)。她相信這件輕巧的樂器配合歌聲,可以打破與服務使用者之間的距離,繼而讓彼此在同行路上建立互信。
音樂治療師的工作是運用音樂協助一些擱淺了的小船尋回自己的航道。音樂的可塑性讓治療師能靈活配合服務使用者當下的狀態,讓他們在安全、不受批判的空間下,感受到陪伴、抒發情感、並更加了解自己。
透過音樂流的工作,Jasmine希望能讓更廣的受眾接觸到音樂治療,去感受這門有學術依據且人性化的專業。亦盼望讓本地社福、醫療界人士更深入了解音樂治療作為輔助醫療服務的價值,攜手促進及保持大眾精神健康。
- 註冊音樂治療師(美國)
- 腦神經音樂治療師
- 香港理工大學發展障礙人士復康理學碩士
- 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音樂治療學士
-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音樂學士

趙芷欣 Jeanne CHIU
查看更多
Jeanne自幼開始學習小提琴,並參與多個樂團的排練與演出,音樂一直是她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作為一種非語言的表達方式,能夠連結彼此,觸及共同的情感,具備強大且獨特的影響力。
畢業後,Jeanne成為一名教師,除了教授學科知識外,她也協助學生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挑戰。剛步入教壇的她面臨諸多挑戰,但受到一位前輩的啟發:「用生命影響生命」,她堅持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陪伴者。在此期間,她不斷思索如何以其他方式觸動人心,因此決定辭去教職,前往澳洲專修音樂治療。
2007年於澳洲取得註冊音樂治療師資格後返港,多年來於學前教育機構、特殊學校及醫院,為學前兒童、住院病童提供音樂治療,並運用音樂與語言支持各類型家庭。
透過音樂流的工作,Jeanne 希望能持續以音樂影響生命,療癒每位服務對象及其照顧者,並讓大眾更加了解音樂治療作為輔助醫療專業對身心健康所帶來的療效與益處。
- 註冊音樂治療師(澳洲)
- 澳洲昆士蘭大學音樂治療碩士
- 香港浸會大學音樂教育文學碩士
- 香港中文大學音樂文學士
- 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小學教育)
相關資歷:
-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兼任講師
- Kindermusik幼兒音樂課程導師
- 國際嬰兒按摩協會認證嬰兒按摩導師
活動及項目
以樂療心(Harmony Connection)
以樂療心是音樂流成立後首個推動的音樂治療項目,由凱瑟克基金 (The Keswick Foundation) 贊助,於2024年11月起為三間公立醫院及三間安老院舍提供為期至少三年的音樂治療計劃。在整個計劃期間,音樂流 (Music Flow) 將持續收集和分析項目數據及相關指標,以評估其有效性並提升我們的服務。

1. 以樂療心在醫院
查看更多
與三間公立醫院 (瑪麗醫院、屯門醫院及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的病人資源中心合作,提供個別音樂治療服務予紓緩病房、癌症病房、療養科病房內患有末期或/及慢性疾病、其健康情況不能透過積極治療而有顯著改善及需要持續醫療護理照顧的長者或/及殘疾人士。
2. 以樂療心在院舍
查看更多
計劃首於香海正覺蓮社主辦佛教李嘉誠護理安老院及東華三院香港西區婦女福利會護養安老院開展。為患有認知障礙症、柏金遜、中風、末期或/及慢性疾病長者提供個人音樂治療/音樂治療小組/合唱團活動,計劃首於佛教李嘉誠護理安老院開展,其餘兩間院舍服務將陸續於2025年推行。在以樂療心項目進行期間,音樂流將持續收集、統計項目資料及相關數據,從而了解及檢討計劃成效,以優化及完善服務。


活動及項目
引領音樂治療走進社區
第一屆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Dr. Brock Chisholm於1953年指出,沒有精神健康,就沒有真正的身體健康 (without mental health there can be no true physical health),足見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不可分割,惟大眾普遍較為忽略精神健康及治療精神疾患之警覺性、有可能因而延誤尋求協助的時間、影響健康。
音樂流期望引領音樂治療走進社區,在不同地區舉辦音樂治療工作坊,活動均由註冊音樂治療師帶領,讓大眾透過音樂鬆弛及互動體驗等,了解情緒健康的重要,同時學習以音樂聯繫日常生活、減輕壓力、以更佳狀態面對生活的問題、共同構建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
活動及項目
以音樂與人連繫
音樂是與人聯繫的媒介,我們希望透過音樂,將不同背景、年齡、身份、在社會擔任不同崗位與角色的人士及群組連結起來,合奏共鳴樂章。
我們積極推動音樂流成為一個跨專業、跨界別的交流及協作平台,匯聚音樂治療師、音樂人、不同專職治療師、病人組織、音樂系及音樂治療系學生、有意參與音樂服務的義務工作者、以各方所長,攜手引領音樂以多角度、豐富、創新方式推展至社區。
除舉辦多元音樂體驗工作坊,音樂流亦會舉辦線上音樂會及實體音樂會,藉著多元的互動與交流,讓大眾感受在音樂陪伴下獲得的快樂和喜悅、實現社會共樂、共享、共融的願境。


支持我們,讓音樂創造奇蹟
您的每一份心意都讓我們走得更遠!